“我出生在边境牧区,我酷爱这儿,放牧守边有30多年了。”1月7日,护边员肉孜·萨迪克说。
本年57岁的肉孜是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阿依丁村乡民,爷爷和父亲都是护边员,受他们的影响,肉孜逐步理解了守边护边的含义。潜移默化中,他立下了一辈子守边护边的誓词。1988年开端,肉孜就跟着爸爸妈妈在别迭里山口放牧护边,2007年正式成为一名护边员。“没有祖国边境的安定,就没有祖国的安稳,就没有公民美好的日子,我必定护好边。”肉孜说。
别迭里山口坐落天山南麓,这儿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,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。“新中国建立后,爷爷因了解当地状况,常常合作边防兵士巡边护边,兵士们常常在他的毡房里歇脚。”肉孜说。
每天早上天不亮,肉孜就把羊群赶到草场上,之后骑着摩托车、带着干粮在周围20公里的山沟巡查,仔仔细细地调查一草一木、一沟一壑,默默地看护着这片土地。“只要能走动,我会一向看护在这儿。”肉孜说。